在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不少汉奸,其中包含了一些令人震惊的女性汉奸股票融配资,甚至有一些在当时文化界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也沦为汉奸,给当时的文化界带来了深重的耻辱与骂名。
在众多 female collaborators 中,女作家苏青的声名无疑是最为显赫的。她创作的小说《结婚十年》一共发行了36版,这个数字超过了张爱玲的作品《流言》,显示出苏青的作品在当时吸引了极大的关注,甚至可以说她在知名度上可与张爱玲相媲美,是那个时代文学界的一颗耀眼明星。
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对苏青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其实,她是来自浙江宁波的才女,原名冯和议。她使用的笔名“苏青”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首次亮相,随着她文学成就的提升,也便成为了大家对她的称呼,直至今日。
苏青出生于一个典雅的书香世家,193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大学外文系,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只读了一年便中途退学。20岁时,她与名为李钦的男子步入婚姻殿堂,之后两人迁居到了繁华的上海。
展开剩余64%尽管因家庭原因退学,但天赋异禀的苏青照样能够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然而,她的婚姻生活却充满了波折。在那个年代,许多富有的男人依然奉行着可以纳妾的传统,而她的丈夫也不例外。面对丈夫的出轨,苏青忍受着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甚至在一些冲突中遭受了殴打,最终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结束这段不幸福的婚姻。在如此严峻的社会环境下,独自生活对女性而言几乎是最为艰辛的挑战。
婚姻失败的苏青选择将情感寄托于写作。1942年,她在《古今》杂志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章《论离婚》,这篇文章的独特见解吸引了著名汉奸陈公博的注意。1943年1月,苏青在一次文化座谈会上结识了陈公博,而此时她正致力于连载小说《结婚十年》。然而,尽管作品受到关注,她的收入却并没有显著改善,恰好在此时,陈公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那时,陈公博身为伪上海市长,目光所及的并非仅是苏青的才华,还有她的美貌。起初,他打算聘请苏青做自己的私人秘书,但苏青拒绝了这个提议,最终以市政府专员的身份工作,主要负责处理与文件相关的事务。
苏青投身于陈公博的圈子后,频繁出入他的官邸,然而在当时的上海社会,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层出不穷。她不仅成为了陈公博政治谋略的一个工具,也被用来提升他在文化界的形象,以便获得更大的政治收益。
抗日胜利之后,身为大汉奸的陈公博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处决,未曾想到,苏青也因此遭到了逮捕。幸运的是,因为她并未参与太多的罪行,最终没有受到太重的刑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青依然遭遇了来自社会的恶评,是人们口中的“罪人”。
之后的岁月里,由于历史的阴影,她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艰难。她与女儿以及外孙住在仅有1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里,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家庭生计困苦不堪。最终,苏青于1982年病逝,享年69岁,留下的只有关于她过去的复杂回忆,以及对人生无尽的叹息。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线上实盘股票网_线上实盘炒股配资_国内股票炒股杠杆公司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