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正规配资哪家好
2月26日至28日,2025年东莞两会举行。其间,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莫伟鸣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去年,为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该局主动作为,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因城施策,不断完善优化房地产政策,尤其是9月30日新政后,东莞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企稳趋势。
今年,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方面,东莞将通过促进金融政策有效落地、持续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实效、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扎实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房房源供给等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01
去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态势。具体到东莞,在数据方面,去年东莞房地产市场成交表现如何?呈现出何种特点与趋势?
莫伟鸣:去年,为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我局主动作为,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因城施策,不断完善优化房地产政策,尤其是9月30日新政后,东莞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企稳趋势,一二手房交易面积同比降幅不断收窄,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二手房交易呈现同比、环比增长的良好势头。
02
今年,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方面,东莞还将推出哪些有力举措?
莫伟鸣:今年将做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工作。一是促进金融政策有效落地。落实好已出台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举措,切实降低购房成本,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二是持续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实效。实行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常态化推送机制,做到“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房企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三是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既定的一揽子工作方案,确保在建已售房屋按时按质交付,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四是扎实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形成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坚持以需定供,切实摸清住房需求,科学编制《东莞市“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五是扩大保障房房源供给。加快推进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交付配售,推动镇街将存量配建房源作为产权型保障房配售,服务范围基本覆盖全市产业、人才聚集区域。落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5000套,一方面坚持“配套先行”,推动在现代化产业园集中配套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产业人才居住品质;另一方面支持市属住房租赁企业多渠道拓展运营项目,进一步充实社会面房源供应。
03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东莞市住建局还将部署哪些重点工作?
莫伟鸣:以更实举措推进“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初见成效。一是深化乡镇分类建设。持续巩固首批10个典型镇、第二批8个典型镇建设成效,培育第三批典型镇建设。充分发挥建设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各镇规划落地见效。推动5个中心镇基本达到小城市标准,加快推进由城镇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变。
二是加力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加快推进清溪、道滘农房建设试点行动,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助力清溪、道滘试点镇完成绿色农房累计不少于750户、其他镇街不少于100户的建设任务。完成省首批15个典型村二期和第二批典型村农房风貌提升项目施工。
三是持续推进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结合企业工程项目和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优化招投标机制,引导建筑业企业积极深入参与镇村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公益性投入。
以更新理念统筹推进“好房子”建设。一是扎实开展“质量管理年”行动。实现勘察、设计全流程管理,健全混凝土行业全链条监管。加强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防工程施工监管及验收管理,加大重点建材产品抽查力度,着重打击“偷工减料”“屋面、楼板渗漏”等质量问题。探索推行“业主预看房”制度率先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支持房企选择一批项目打造“好房子”样板。
二是大力推进“数字住建”建设。构建全市房屋空间数据底座,数字化赋能小散工程高效监管,打造住建“房屋一张图”,建成“以图管工程”监管新模式,打造特色CIM+住建应用及空间数据共享新模式。
三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完善《东莞市物业管理条例》配套政策,加强物业企业信用管理,探索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更大力度推广使用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电子投票平台和重大事项公告平台。加强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以更稳步伐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是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科学编制《东莞市“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加快推进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
二是扩大配租型保障房供给。2025年落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5000套。加快公租房轮候配租,切实做好住房、收入“双困”群体的兜底保障。
三是持续加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把各项存量措施、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进一步研究配套措施,大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跟踪落实好房地产基础性改革措施,用好房地产融资政策工具,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确保已售商品房应交尽交。
以更大力度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一是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建设。编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梳理城市更新行动项目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各项绩效指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出台《东莞市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报批,推动“东莞记忆”、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项目,配合做好南海卫城墙遗址保护活化工作。
三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加装工作。更大力度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支持。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监管。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具备改造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025年计划开展20个老旧小区改造、50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
四是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首批39个城中村改造整治提升类项目建设,全面呈现改造效果。稳步推动第二批36个城中村改造整治提升类项目建设。配合做好《东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宣贯实施。
以更强动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健全完善“宽进、严管、重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持续开展“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建筑市场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积极推进评定分离和远程异地评标实施。
二是推动建筑业稳增长有力有序。培植壮大在莞建筑业企业。加强建筑业企业与业主单位的供需对接,积极引导本土央、国企主动参与东莞城中村改造。
三是加快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以更大力度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打造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项目1-2个,力争到2025年底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5%以上。
四是统筹推进建筑领域“两新”工作。组织2100台老旧电梯更新申报国债支持,积极推动施工机械设备更新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扎实做好家装厨卫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优化活动方式,强化活动宣传,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以更优机制深化住建治理能力建设。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继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提升普法实效。
二是优化住建行业营商环境。打通东莞部分重点项目消防审验政策实施路径,探索实施房屋建筑工程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推动维修资金线上交存。
三是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深入排查化解建筑市场、房地产、物业管理等领域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加强源头治理和风险防控,加大对属地住建、房管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力度。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萍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南都东莞两会报道组出品2024正规配资哪家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线上实盘股票网_线上实盘炒股配资_国内股票炒股杠杆公司观点